English

沈从文与光明日报

1999-07-16 来源:光明日报 郑笑枫 我有话说

50年代初,《光明日报》的编辑记者很少,《光明日报》的主要联系对象,又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外知名人士,我和他们都有广泛的接触。沈从文受到错误批判之后,进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去改造思想。我记得他在华北革大政治研究班学习时,我去找他写过一篇思想改造收获的文章,在《光明日报》上发表。此时他精神已处在极度不安之中,不但记者去拜访他,他害怕,就是表扬他,他也害怕。此后我也就没有再和他有什么联系了。

我奉编辑部的派遣去访沈老,是1985年的秋天。这一年他已是83岁高龄,也正是他从事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60周年。前两年得了脑血栓,这年春天刚刚出院,谈话还有些困难。许多谈话,都是在我和他夫人张兆和之间进行的。张兆和老人提起沈老在故宫博物馆的工作情景说:“他在故宫除了鉴定文物,保管文物外,50年代还经常登上午门的文物展览会,充当讲解员。从一个北京大学教授到当讲解员,他也从不觉得‘丢份’,时间一长,他也在乐在其中。”她这话,字字句句,打在我心上,辛酸苦乐,一齐涌来。

此时沈老的政治处境已经改善,1978年组织上已把他从故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,并为他配了两名助手。在庆祝他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60周年之际,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还亲自登门献花祝贺。我去看沈老时,他还住在崇文门社科院一套两居室的楼房内,社科院已派人为他家安装了电话。兆和老人告诉我:崇文门外正在盖一座部长楼,中央已为沈老在新盖的部长楼里安排了一套宽敞的住房。沈老说:我现在住得挺好,房子多了也没有用,谢谢领导的关心。在这次访问中,他的助手告诉我:沈老对故宫全部收藏的文物,熟悉到惊人的地步。有一次一位波兰友人来访,问起中国一件文物,沈老不用查目录,当场就告诉他的助手,这位波兰友人想要看的这件文物,保存在什么地方,编号多少。他的脑子,就是故宫文物的一部活辞典。他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,深深地教育着我。我用了“坚实地站在中华大地上”这个题目,来写对沈老的访问记,在一版头条见报后,《新华日报》又全文转载。

沈老一生清贫,他的钱,都用来收购文物,然后,他又把他收藏的这些珍品文物,捐给了博物馆。著名的《阿房宫》长卷画他自己买了,后来成了馆藏。现在历博中,织绣藏品差不多都是他用自己的钱收购来的。他在晚年最后得到一笔《沈从文文集》稿费9000多元,他还让夫人张兆和拿出几百元,凑足10000元,捐赠给他的家乡湖南湘西办学。一生清贫,一身正气,赤子之心,殷殷可鉴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